沈河区人民检察院以“党建红”引领“检察蓝”,持续深化“沈河正阳”党建品牌建设,在检察工作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中,唱响三支检察服务团队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时代主旋律!
睦邻善治 家和心安
“两邻”情深映党心,检察服务践初心
忠诚汇聚力量,行动诠释担当。“沈河正阳·两邻幸福家园”检察服务团队坚持强化党建引领,以检察履职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从志愿服务到普法宣传,从守护群众权益到助力平安建设,努力实现检察办案、矛盾化解、社会治理协同推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党建领航
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动能”
“两邻幸福家园”检察服务团队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团队行动的“红色引擎”。在院机关党委的组织下,团队党员干部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将党的为民服务宗旨与“两邻”理念紧密结合,深度融入,担当有为,全力助推沈河“两邻”幸福家园建设。
一方面,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基本价值追求,着力解民忧、护民生,特别是在办理发生在邻里之间、亲属之间的轻微刑事案件过程中,积极开展工作,努力推动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双方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并通过检察听证、司法救助等可感可触的办案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切实感受到检察温度。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担当意识,有效利用专业优势,鼓励党员干部以志愿者、“三长五员”、普法宣传员、法治副校长、“零纠纷”工作室联络员等多重身份参与基层治理。沈河检察党员干部不仅经常出现在方城志愿服务、社区除雪、义务献血的队伍中,还积极引导辖区居民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观念。
检察官参加正义社区党员奉献日“志愿服务大集”活动
此外,制定并实施“检察+社区”共联共建共治工作方案,选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党员干部作为“友邻使者”,与试点社区进行党建共建,并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以订单式法律咨询、发放法治生活“宝典”、讲授专题法治课程、开展志愿服务、举办检察开放日等服务举措为抓手,将检察服务细化到社区生活更多方面。
履职为基
筑牢检察为民“前沿阵地”
建强建好“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是沈河区检察院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两邻幸福家园”检察服务团队立足检察职能,有效搭建、不断拓宽为民服务通道,于“小”案中体现“高”质效。
邻里纠纷案件召开听证会
2024年4月的一天晚上,在沈河区某小区楼道内,张某和邻居李某因纠纷产生口角,进而发生厮打。争执间,张某用坛子碎片将李某和“拉架”的孙某扎伤。经鉴定,孙某左手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今年1月,沈河区检察院决定对张某不批准逮捕。孙某对于这一决定不能理解并提出申诉。为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检察官通过“检察+社区”共建通道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在了解双方家庭情况、取得当事人信任后,借助区综治中心平台优势就该案组织检察听证,经过多方评议,最终实现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像这样服务群众的暖心案例还有很多。为共建社区的厌学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助其重拾信心开启新的校园生活;为案涉困难儿童争取社会救助,联合区妇联助其摆脱生活困境,实现幼有所养;通过20余次沟通调解,帮助因遗产分割纠纷引发故意伤害的舅甥双方达成和解……
普法增色
绘就法治宣传“多彩画卷”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意识,营造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两邻幸福家园”检察服务团队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在社区、公园、学校等场所,经常能看到沈河检察党员干部普法宣传的身影。
检察干警前往山东庙社区开展反诈法治宣传活动
针对辖区老旧小区较多、老年群体较大的特点,将预防养老诈骗、电信诈骗作为普法重点。今年5月,团队党员干部前往山东庙社区进行反诈法治宣传活动,为社区居民送去反诈“小课堂”,并现场解答社区居民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财产继承等各类法律问题。结合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常态化走进大中小学校园,开展远离毒品、拒绝校园暴力、防范性侵害等专题普法宣讲,切实担起法治副校长职责使命。
积极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在本院新媒体平台开设“沈河检察普法微课堂”专栏,精心制作《套路》《高端“局”中局》等普法短视频,将法律知识以更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群众,依托“检察+社区”、检校共建平台,同步推送至社区居民、学生家长、在校学生等,用心用情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