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沈阳长安网
主办:中共沈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书香政法】能解“法结” 善解“心结”——读《法庭上的心理学》有感

来源:沈阳政法微信公众号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3-11-16 16:45

本期分享人


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法院 李运

分享感悟

合上《法庭上的心理学》最后一页,我不禁感慨审判中有诸多学问和方法,而我仅窥得一角,就已受益良多。这本书精选19个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比较有代表性的庭审案例,撰写者多为一线法官,他们结合审判实务和心理学知识,剖析了案件中的个人心理问题,从而化解多个棘手的矛盾。这本书的出版,让更多的法官学习到宝贵的办案经验、实用的办案技能,让心理学成为司法过程中解决纠纷和矛盾的又一大助力,推动和谐人际关系、安定社会环境的形成,极大提高了群众对司法的信心。

导论部分标题为“一把看不见的利剑”,而心理学正是消解冲突于无形,潜移默化疏导当事人情绪,解决当事人的问题,化解双方矛盾纠纷的有力武器,这个比喻再恰当不过。导论中使我收获颇多的是第四部分:法庭上需要哪些基本的心理技术。文中论述了六种心理技术,通过仔细阅读不难发现,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在书中得到印证。比如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呈现复杂性,并不单单是利益诉求,还经常伴随激动、愤怒的情绪问题。这时我会通过“共情”,即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当事人的角度去理解其意图和诉求;还会通过“激励”,即运用语言和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倾听意愿,鼓励当事人继续陈述;同时注意其表情、目光、手势等身体语言,适当帮助归纳,避免过分评判和不必要的建议,使当事人逐步建立起对我的信任,更好地完成纠纷化解工作。读过这本书后,我发现这正是倾听技术的运用。在民事案件中,面对这种复合型纠纷时,如果不能先解决情绪控制问题,那么解决法律问题将困难重重。同时我也意识到,心理技术的运用广泛且有效,耐心专注倾听当事人的陈述,正确接收并理解言语信息,这仅仅是最基础的运用,还要结合提问技术、言语交流技术、分析技术等多种方法,不断解决难题,化解纠纷。

这本书除了理论阐述,更多是在真实案例中展示心理学在法庭上的适用,每个案例后面都有心理学小知识,结合案例学习十分实用。“希望能被公平对待”这一章分析了“首因效应”和“比伦定律”的运用。日常工作中,“首因效应”运用到法庭上,便是法官制服整洁,代表法院严肃公正的形象;仪态端庄,体现法官冷静专业的态度,更能让当事人信任和信服。“比伦定律”运用到调解上,便是调解推进艰难陷入僵局,多次失败告终,并不放弃机会,而是从失败中寻找突破口,调整策略,重新沟通引导,促成调解。工作中多引入这些心理学小知识,实为解决纠纷的又一助力。

书中写道:“当事人所面对的是充满人文品格的司法者,而绝非冷冰冰的法律适用机器。”法官追求的不仅是公正司法的信念信仰,亦是情法交融的人文情怀;不仅是法律法规的适用,亦是人格世情的关注;不仅是客观的居中裁判,亦是深层的矛盾化解。心理学应用于司法领域能够减少行为冲突、防止矛盾激化,矛盾的及时化解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而法官对心理学的运用也不仅限于经验的自觉应用,更需要把专业的心理知识技能运用到司法实践中,既能解“法结”,又能解“心结”,真正做到司法为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