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走访书店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活动,净化校园及周边文化市场;“巡回审判+普法宣传”,让群众真正体验“家门口”的法院,吸引村民“做客”法治课堂……近一段时期以来,全市多家法院通过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为群众提供更便利、更多元、更生动的司法服务,传播法治种子,让法律阳光温暖百姓心田。
新民法院
开展“扫黄打非”宣传
营造清朗文化环境
新民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不断深化“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持续加大对全市文化市场宣传力度,严厉打击涉黄涉非案件。日前,该庭以“绿书签行动”为主题,走访新民市6家书店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活动。
此次“护苗”行动,打造绿书签主题,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远离“黄”与“非”,提高青少年对涉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低俗文化书刊、音像制品的识别能力和抵制能力,让群众自觉参与到“扫黄打非”行动中来,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
活动中,干警们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解答等方式,向群众介绍了“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普及了“扫黄打非”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宣传了“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让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就如何防范网络不良信息,非法出版物的危害性、表现形式、鉴别方法、举报途径等多方面为群众做了深入讲解,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册近百份,受益群众二百余人,有效提升了“扫黄打非”工作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新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将继续严格依法办案,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依法惩处涉“非”、涉“黄”非法出版传播犯罪行为,确保案件审判质效,持续构建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让“扫黄打非”的理念走进群众生活,深入人心。
康平法院
巡回审判+普法宣传
为法治乡村保驾护航
日前,康平县人民法院张强法庭在张强镇官宝村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并开展“送法进乡村”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的模式,让群众真正体验“家门口”的法院。
案件受理后,张强法庭田芝涛庭长考虑到当事人年龄较大、身体不好,交通不便,积极发挥巡回审判优势,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庭审过程中,田芝涛庭长认真听取原告诉求及被告答辩,组织双方交换证据及意见,进行举证、质证、辩论,紧紧围绕争议焦点对双方进行询问,进行全面的释法说理、答疑解惑。
在开展巡回法庭的同时,张强法庭就地以案释法,开展了“送法进乡村”普法宣传活动,针对辖区诉讼较多的案件类型,尤其是近期增多的离婚纠纷案件问题,集中梳理法律知识,为群众答疑解惑,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矛盾。
近年来,康平法院始终把巡回审判作为强化普法宣传、积极回应基层司法需求的重要举措,不断延伸审判职能,加大巡回审判力度,释放诉源治理和普法宣教功能,发挥案件示范引导作用,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法治乡村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