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沈阳长安网
主办:中共沈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枫桥经验”在沈阳】探索“枫桥经验”新路径 擘画平安和谐新画卷

来源:沈阳政法微信公众号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04-25 14:04

沈阳市大东区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为民、便民、安民的工作宗旨,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检验平安大东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全力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大东丰富发展、生动实践。在全市“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大东区取得“平安沈阳”“法治沈阳”赛道双第一的优异成绩。


1

搭建工作平台


夯实基层组织“小堡垒”,筑牢平安建设“主阵地”




精细化推进,拓展机制作用发挥纵深开展“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建设,以“创新融合”为抓手,构建高效协同的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按照“支部建在网格上、力量融在网格里、要素聚在网格内”的工作思路,针对老旧小区改造易引发矛盾纠纷这一突出问题,大东区积极探索,主动协调区房产局选派专业人员,下沉至涉老旧小区改造的“零纠纷”工作室,担任“特邀调解员”,协助社区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共排查涉老旧小区改造类纠纷260件、化解255件,化解成功率98.1%。

细微处着手,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大东区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坚持清单化推进、项目化建设,深入挖掘一批务实管用、特色鲜明的“微项目”。积极深化并推广蓝山社区“治未病五法”、魁星社区“五民工作法”和“邻里议事会”、八棵树社区“五环联动工作法”等先进工作经验,以平安建设“微项目”,筑牢基层社会“大治理”。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微项目”197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4件。



2

完善组织体系



联结调解力量“微循环”,打通协同治理“大动脉”




大东区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中心,推进体制机制、综合调处、远程视频三个层面平台建设,实现创新主线、人才流线、智能动线三条主线纵向打通,发挥矛盾调解“抓前端、治未病”作用,有效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一年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082件,化解1067件,调解成功率达98.6%。

一是全市首家启动“联调联动、联建联创”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化“访调、检调、警调、诉调”四个对接机制,健全行政调解、商事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三个制度体系,建成以区级调解中心为龙头,街道调委会为骨干、社区调委会为基础的三级调处体系。二是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进诉调对接的“调”再往前延伸,与大东区人民法院联动对接,成立“大东区诉前调解委员会”,突出“司法所+法庭”模式,紧盯劳资债务、复产就业、教育医疗等风险多发领域,“联动会诊、联合督办”,深化“警司联动”多元化解对接机制,形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联动调处合力,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将问题解决在第一线。



3

凝聚工作力量




整合矛盾调处“小分队”,锻造多元化解“主力军”




一是充实人员力量。突破条块分割和层级壁垒,优先将党员调解员充实到调解组织,开展专职人民调解员选聘,及时将律师、心理咨询师及退休政法干警充实到调解员队伍,目前全区200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已全部到位。

二是整合工作资源。整合“零纠纷”工作室、“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和人民调解室等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的空间资源,建立收集、登记、预警、化解、回访闭环工作体系。建设大东区人民调解员培训基地,组织全区“零纠纷”工作室人员及人民调解员对诉前调解、非警情类纠纷调解、行政复议前端调解等内容进行培训,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三是挖掘社会资源。大东区创新工作思路,发挥法律专业人才优势,引入辽宁鼎泰律师事务所杨功涵律师团队入驻“零纠纷”工作室,成立“老杨工作室”开展法律服务,以“一室两站一哨”的工作模式,打造“五破五化”工作法,树立大东区矛盾纠纷调处“新名片”,为推进矛盾化解“关口前移”提供了有益探索。截至目前,“老杨工作室”共参与化解矛盾纠纷340件,有效提升了“零纠纷”工作质效。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刘奇凡同志对此予以充分肯定,要求全市推广。同时,大东区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爱岗敬业、亲民爱民、高尚品格”的优势,创建“老车劳模工作室”,进一步拓展社会资源参与信访工作,开展溯源治理,利用劳模第三方中立身份和在群众中所形成的感召力、影响力、公信力,积极参与到日常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来,打好群团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组合拳”。累计调处纠纷案件255件次,化解疑难问题20件。



4

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基层治理“新招法”,汇聚为民服务“源动力”




一是夯实工作基础,首推“前端警务”。最大限度将警力下到基层,将全区划分为67个警务区,建立67个前端警务岗,依托“零案件”和“零纠纷”工作室,与街道社区建立矛盾纠纷“双推送”机制,辖区民警受理处置矛盾纠纷后,向社区移交矛盾化解提示单,由社区跟进后续工作,切实巩固化解成果,防止纠纷反弹。张贴民警“亮相板”2.2万余张,发放民警联系卡20余万张,并公示民警、派出所联系电话,以“百姓热线”推动“警民一家亲”的良性循环。同时,在人口流动密集地区设立6个前端警务联勤岗,进一步加强警力配置,提升处置能力。自前端警务模式实施以来,全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56%、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1%,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兜牢民生底线,推动“事心双解”。大东区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结合“全面小康兜底行动”,推出“共同富裕系列行动”之“民生十条”,从助困、住房、就学、就医、就业等与群众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领域入手,形成“补短、共享、提标、扩面、容缺”五位一体的帮扶措施,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截至目前,受益群众累计达到1.8万人次。大东区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递进式”化解,将问题产生原因深挖一米、将群众诉求解决延伸一步,真心实意为百姓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以惠民服务的新举措,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意蕴。大东区“民生十条”已入选2023年度全省社会救助创新实践案例。



5

优化工作方法



运用信访维稳“新招法”,破解社会安定“旧顽疾”




一是创新完善“四个关口”机制集中攻坚化访,即严格把好组织攻坚关口、案件确责交办关口、规范办理关口、实体化解关口,第一批和第二批省交办“万件化访行动”台账、第三批国家交办台账全部完成上报,上报化解率均为100%。

二是创新完善“四治四理”机制精准靶向治访,即一治错误的思想认知、二治不规范的行政行为、三治进京访的违法行为、四治有理不解决的责任;一理清进京访事项的案情、二理清化解和稳控的责任、三理清引发信访深层原因、四理清信访事项化解思路。


使命召唤、号角催征,大东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法委的各项工作部署,立足新起点,奋斗新征程,谋求新跨越,以“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坚持弘扬新时代“枫桥精神”,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石,为沈阳市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作出新的贡献!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