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人
中共沈阳市委政法委 靳军
分享感悟
今天是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整整过去了92年。1931年9月18日的深夜,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悍然发动了对我国东北大规模的武装进攻。许多同胞流离失所,往日家园变成废墟。历史不能忘记系列丛书《九一八事变》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严格尊重史实,凭借事实说话,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客观地披露和介绍了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以及发动经过、侵华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著名战役、献身于抗战的民族英烈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阅读本书,我再一次回顾了每名国人均应铭记的那段历史岁月;再一次认识到在当时让人绝望无比的环境中,革命先烈们所展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光辉品质;再一次领会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的本质逻辑。
知耻后勇当铭记。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铭记,是教育的开始。日本政府右倾化道路始终未曾断绝,通过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历史等行径,淡化、歪曲历史。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作为革命先烈的接班人,我们的先决使命之一就是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唯有铭记历史,才能砥砺前行。
薪火相传当继承。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提到:“‘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杨靖宇、赵尚志、王德泰、赵一曼、邓铁梅,在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可歌可泣的诗篇,面对最恶劣的条件,最艰苦的斗争,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英雄永垂不朽,英雄精神传承不绝。继承先烈革命精神,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
居安思危当自强。中国近代百年来的屈辱史明确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九一八”事变的惨痛教训仍历历在目。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是历史昭示的生存发展智慧,也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历史充分证明,忧患意识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而且形势越好、发展越顺利,越要克服懈怠情绪、增强忧患意识。相信作为“六地”红色精神的传承者与弘扬者,我们对此不缺乏深刻认识;作为“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实践者,我们需要认识的更加深刻。大到国家,小到一地,唯有常备忧患意识,自强不息,才能避免再次遭受侵略、丧失尊严;才能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抓住发展契机,勇立潮头。
又是一年“九一八”纪念日,时隔92年后,“九一八”纪念日的警报声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响亮,是在指引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是在鞭策我们怀先烈精神,承先烈遗志;是在告诫我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历史的车轮依旧在前行,它不容假设,但可以警示未来。警钟须长鸣,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