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沈阳长安网
主办:中共沈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民生无小事 处处见真情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11-11 22:00

  铃……

  11月10日,伴着学校上课铃声的响起,小学生嬉笑着跑向教学楼、快递车秩序井然的搬运着邮件、菜商们有条不紊地打理着铺面、老人们满面笑容地走进社区大厅……沈阳市铁西区昆明湖街道燕塞湖社区新一天的工作也随之开始了。

  “周书记在不,这是今天给社区送的蔬菜,有白菜、西红柿、土豆……”

  “周书记,我刚送完园区里的快递,来您这接点水,吃个包子再开工。”

  小周啊,昨晚你们送的宫保鸡丁我没吃完,中午再热热就行,别折腾你们送饭了。”……

  忙碌又友爱,温暖又贴心,这虽是燕塞湖社区的每一天,却让小编为之触动、好奇……


  看得到的服务

  30人——12000户。

  这就是沈阳市铁西区昆明湖街道燕塞湖社区的社区干部和所辖住户的数量差值。

  如此巨大的人数差距,是如何做到让辖区居民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

  燕塞湖社区党委书记周明兰给出了标准答案,那就是——以自心比人心,把服务做到百姓心坎上。

  小编走进党群服务中心,开放式的办公环境让小编眼前一亮。

  “为了缓解居民前来办事的局促心理,我们拆除了有形的隔板,撤掉了传统的一站式服务柜台,设置了沙发茶几、党员服务接待区,指定2名社区党员一对一、面对面地为居民服务,让居民跟我们社区干部之间没有隔阂。”周明兰向小编介绍着。

  “现在到社区办事就像回家一样,环境舒适、人也温暖。”看到小编采访,刚在社区办完业务的居民刘女士喜笑颜开地抢着说,“这么好的社区,多给我们宣传宣传。”

  呼得到的回应

  面对面的社区服务让居民有了满满的幸福感,于是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群防群治中来。

  “为了及时发现社区的安全隐患和居民的生活难题,我们特别组建了微信群,社区工作人员24小时在线,真正做到‘居民一呼社区就到’的工作模式。”周明兰告诉小编。

  “这微信群是真办事。”正在爱心驿站取蔬菜的张阿姨对小编说,“月初刚供暖的时候,我们家小区暖气温度不达标,我们就反映到微信群里了,没想到周书记二话没说立刻联系了有关部门解决,三天后就帮大伙把问题解决了。”

  旁边的张大爷也争着向小编讲他的经历:前不久,他家小区的外墙皮脱落,极易引起高空坠物的危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当时就通过微信群向社区干部说明这情况,周书记知道后第一时间与网格员小赵到现场勘察情况,并向相关部门反映,同时安排工人前往维修,也就一天的功夫,就彻底解决了外墙破损的问题。”

  “现在粉饰一新的外墙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隐患了,社区是真为我们办实事啊。”张大爷连连称赞道。

  管得到的矛盾

  如果说燕塞湖社区的微信群是社区干部的“千里眼”“顺风耳”,那么,这里的姐妹花调解员就是居民纠纷的“解压阀”。

  “姐妹花那在我们社区可出名了。”燕塞湖社区网格员杨坤坚着大拇指对小编说,“何新原来是法院的法官,懂法又明理,在百姓心中有威望,退休后就到社区做人民调解员。她的搭档王英杰也是金牌调解员,不管我们有啥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找她们准没错。”

  “在那边工作室里正跟居民唠嗑的就是她俩。”顺着杨坤手指的方向,小编看向调解室。“姐妹花”正在对一起邻里纠纷进行调解,她们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耐心地劝说。大概过了半个小时,调解室内传出了笑声,“你看,又成功化解了一件。”杨坤悄声对小编说道。

  两家握手言和后满意地走出了社区,“居民无小事,每件矛盾我们都会用心解决,尽量做到矛盾不出社区。”“姐妹花”眼神坚定地对小编说,“就在不久前,小区一业主在装修时不慎将水渗至楼下住户家中,因赔偿问题谈不拢,两家关系闹得很僵。我们一起上门做了调解,对楼下的损失和赔偿金额提出了合理建议,最终促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周明兰告诉小编,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虽小,但若不能及时解决也会成为社会不安、不团结的不稳定因素,在“两邻”的大背景下,完善邻里关系,加强邻里沟通,解决邻里矛盾,也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工作。

  400户比1名社区干部

  这看似悬殊的比例差,却创造出了优异的“战绩”。

  据统计,年初以来燕塞湖社区共排查安全隐患103处;辖区警情同比下降11%,电信诈骗万人发案比为1.1,同比下降22%;基本做到了“小事儿不出网格、大事儿不出社区”……

  “民生无小事,让一件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了着落、有了回音,得到了解决,老百姓高兴、满意就是咱社区工作最大的动力。”周明兰深有感触地说。


推荐新闻